国产原创精品巨作av_亚洲啪啪视频免费看_久久人人做人人超碰_一区2区黄色网站

中國寧波網(wǎng)首頁

搜索 郵箱 網(wǎng)站地圖
您當前的位置 : 中國寧波網(wǎng) >> 理論 >> 社科苑

張實龍:王陽明的家族觀

http://www.al-yousefi.com    中國寧波網(wǎng)2025-04-23 09:12:54稿源:寧波日報

  張實龍

  在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里,家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。王陽明作為明代偉大的思想家,他對家族問題有自己獨到的看法。從他與朋友的書信和給一些家族所撰寫的譜序中,可以看到他的家族觀。

  基于血脈的仁愛之心

  中國古人大多具有強烈的家族意識。古代政府的社會管理能力有限,許多社會問題是交給家族管理。一個家族如果能凝成一體,形成家族合力,有利于抵抗各種風險,可以爭取更好的社會資源。一般家族會通過修家譜、祭祖墳、建祠堂、置族田、訂族規(guī)等象征性的實踐,來強化家族成員的身份認同,使整個家族團結(jié)得如同一個整體生命。而要使家族凝聚成一個整體,只是強調(diào)血脈相通還是不夠的,還要在此基礎上不斷地強調(diào)親親之愛。

  眾所周知,家族是基于血緣關系而自然形成的社會自治組織。家族的始祖是一個人,經(jīng)過若干代的繁衍,有可能發(fā)展出千萬子孫。在王陽明看來,“一人之心,固以千萬人之心為心”。這是說,祖先本來就有這樣的心愿,希望自己有千萬個子孫,千萬個子孫都能過上好日子;希望自己的家族世代繁榮昌盛,能成為社會上的顯赫世家。接著王陽明反問道:“千萬人之心,其能以一人之心為心乎?”后來的千萬子孫都能夠體會到祖先的這個初心嗎?如果子孫們能以祖先之心為心,念及同族的人均是祖先的分身,大家本是同根連枝,就應該相互幫扶,親如一家。

  王陽明并不是要人局限于家族內(nèi)部的親親之愛,他還要求擴展到萬物一體之仁。萬物一體之仁是陽明心學的重要組成部分。面對新投入門下的弟子,王陽明都要宣講《大學問》,揭示他的萬物一體之仁的宗旨。王陽明的萬物一體之仁思想,是從家族的親親之愛中涵養(yǎng)而來。在先秦時期,儒家提倡差等之愛,從“親親”到“仁人”再到“愛物”,這是一個不斷擴充的過程,展示了人生命的無限可能性。墨家主張“兼愛”,要求人將自家的父子兄弟看作與路人一般。表面看起來,墨家的主張好像更能體現(xiàn)萬物一體之仁,更能顯示平等和博愛。但是王陽明強調(diào),人的萬物一體之仁需要有一個發(fā)端處,就好像樹木生長,先要有一個抽芽。父子兄弟之愛,就是這個發(fā)端處。墨家主張的無差等的“兼愛”,沒有一個發(fā)端處,當然也就無法真正地實行。

  誠身立德的家族歷史

  在王陽明的觀念中,家族建設不僅需要仁愛,還需要歷史意識。能在社會上被廣為傳誦的家族,必然有其歷史。一個家族不是說有了子孫后代,有了家族成員的事跡資料,就算是有了家族歷史。王陽明談論家族歷史時,特別地推崇誠身立德。誠身立德就是對人性的探索和反思。

  家族歷史最基本的要求是真實無妄。有些后世子孫為了表示對先祖的敬意,常常是“夸詡其先世以為重”,造成“家無信譜”。王陽明認為,如果先祖真的做出了一些實事,后世子孫不將其記錄下來,這是“棄其祖”;如果先祖沒有什么業(yè)績,后世子孫在家譜中夸大事實(目的是在人前炫耀),這就是“誣其祖”。只有真實,家族歷史才能真正發(fā)揮它的作用。如果一個家族的歷史可以隨意篡改和有意潤色,那就不能教育后人。

  在王陽明看來,后世子孫尊祖敬宗,關鍵是要在自我修養(yǎng)上下功夫。王陽明有一位學生叫張思欽,他反復請陽明先生為自己的父親寫墓志銘,其目的無非是想借陽明先生的文字,讓自己的父親能夠史上留名。王陽明說,孝子要想為父親揚名,“求人不如求己”,謀求他人口頭上的傳誦,不如用自己的修身來為父親傳名。如果兒子是一個賢人,那么他的父親就是賢人之父;如果兒子是一個圣人,那么他的父親就是圣人之父。

  王陽明還認為,一個家族就是一個整體生命。要想家族生命有質(zhì)量,就需要家族成員持續(xù)不斷地修身,然后這個家族才會興旺。王陽明的父親龍山先生考取成化十七年的狀元,為姚江秘圖山王氏爭得了榮耀。王陽明說:“自吾祖竹軒府君以上,凡積德累仁者數(shù)世,而始發(fā)于吾父龍山先生。”過去的名門望族,多出優(yōu)秀的人物,與這個家族的家風有關。一個好的家族具有好的家風,必然是數(shù)代人接力培養(yǎng)的結(jié)果。當一個個體生活在這樣的家族里,自小到大,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好的家風熏染。家族歷史上那些優(yōu)秀的人物以及他們動人的事跡,會刻到他的骨子里。王陽明的祖父竹軒先生、曾祖父槐里先生、高祖父遁石先生和六世祖王性常先生,都是注重個人修養(yǎng)的人。正是有他們不間斷地培植家族文化,余姚王氏家族才會出現(xiàn)王陽明的父親和王陽明這樣杰出的人才。

  王陽明家族觀的意義

  王陽明的家族觀有兩點值得我們注意:一是從家族的親情拓展到萬物一體之仁,二是家族歷史意識以修身為本。家族歷史意識已沉浸到王陽明的血液里。王陽明非常重視家族文化建設!锻蹶柮骷視肥珍浟怂25封家書,在這些寫給親人的家書中,王陽明展示了對長輩如何的孝順恭敬,對晚輩如何的循循善誘。他的一首《示憲兒》,以小孩子聽得懂的語言,諄諄教誨王正憲做人的道理。王陽明一生講學不輟,進德不止,他為國家為人民鞠躬盡瘁,其中家族文化起著不可估量的影響。王陽明在《祭六世社廣東參議性常府君文》中,稱贊他的六世祖五世祖“父死于忠,子殫其孝,各安其心”。整個陽明心學,無非也只是求其安心而已。

  當下的中國,由于現(xiàn)代化、城鎮(zhèn)化、信息化的迅猛發(fā)展,人們的生活狀況日新月異,觀念也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傳統(tǒng)意義上的大家族已名存實亡,家族意識也越來越被人們遺忘。但是,大家族變成小家庭,家風同樣需要精心呵護;谘壍拇蠹易宀豢啥嘁娏,但各式各樣的社區(qū)、不同的自治群體卻如雨后春筍般出現(xiàn),這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大家族。王陽明的家族觀在當下中國有其現(xiàn)實意義。我們可以基于萬物一體之仁,以進德修業(yè)參加到歷史的進程之中,就可以建設更加美好的中華大家庭。

  (作者單位:寧波財經(jīng)學院)

編輯: 李磊明
 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
去年,省委省政府經(jīng)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、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。寧波舟山港實現(xiàn)了實質(zhì)性一... 詳細
習近平總書記2·19和4·19兩次重要講話,從黨和國家事業(yè)發(fā)展全局和戰(zhàn)略高度,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輿論事業(yè)... 詳細